首頁 > 收購項目 > 18世紀 牙雕桃形洗

18世紀 牙雕桃形洗

  • 18世紀 牙雕桃形洗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18世紀 牙雕桃形洗 -介紹
     
    此章雕工遒建凝煉,宛若行雲流水,生動傳神,如斯卓越工藝應屬紫禁城造辦處督造。其精凝細緻、流麗灑脫的感觸、已非止於一般造辦處單為滿足皇帝要求的生產作業,而是大有藝匠盡傾畢生絕技、追求終極奇藝臻美之意。
     
    螭,龍屬。《漢書.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于是蛟龍赤螭。」顏師古注:「文穎曰:龍子為螭。」形盤曲而伏者,稱蟠螭。螭龍為漢代流行紋飾,受復古之風影響。宋元以後亦常見。此印雕工細膩,與明代類作相似。可參考一明永樂相關例,印鈕精雕一作回首顧尾狀之盤伏螭龍、姿態靈動傳神。
     
    牙雕知識
    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,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。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,其光潔如玉、耐用、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,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。而象牙雕刻藝術品,以堅實細密,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,精美的雕刻藝術,倍受收藏家珍愛。在諸多中国工藝美術中,象牙雕刻是具有獨特風華的一門。象牙雕刻藝術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,始於新石器時代。中國象牙雕刻經過數幾千年的發展,清代中期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,主要以廣州、蘇州、北京為代表。精細工整,玲瓏剔透的廣州牙雕以廣州為代表,故稱之廣州牙雕,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華貴的宮廷藝術品格,自古以來這些藝術精品都是皇室貴族的專利。象牙在收藏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。 廣義的象牙包括象牙在內的如河馬、海象、野豬、鯨,猛獁等某些較白較大可以雕琢的哺乳動物的牙;狹義的象牙就是我們熟悉的大象的長牙。
    18世紀 牙雕桃形洗
     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手機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TOP